吴险峰:以差异化环保政策为钢铁业减污降碳护航

2021-08-04 视拓信息 137

“对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我们将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可以享受环境税的优惠等,同时实施差异化的环保管理政策。”

“政策红利只会对高质量且稳定超低排放的企业生效。对于达到A级的企业,也会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要一直保持超低排放水平。”

……

72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在题为《源头减排 系统治理 推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的讲话中透露以上重要信息。

11.png

对钢铁行业而言,超低排放改造、双碳目标在前,减污降碳压力并重,如何正确应对,在十四五再创绿色发展佳绩,考验着钢铁行业的判断力、定力、能力。吴险峰给我们提出了切实要求,画出了重点。

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认识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减污降碳是我们今后整个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吴险峰明确指出。

 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毋庸置疑,这些年,钢铁行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非常多,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到了增产不增污。”吴险峰评价道。不过,他强调,钢铁工业对现在所处阶段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其次,从行业层面而言,一方面,污染物排放还在高位,空气质量的改善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现在又进入了以降碳为主的关键时期。数据为证,2020 年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7%左右,钢铁行业产污环节多,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总量在工业行业中均居前3位,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这些数据均表明,作为工业行业中协同减污降碳的重点行业、实施减污降碳的主体,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钢铁行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减污降碳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空气质量的极端重要性,要高度重视,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吴险峰着重强调。在他看来,提高思想站位是第一步。没有这第一步,其他的目标便无从谈起。

 吴险峰分析道,二氧化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整个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统一思想意识

着力优化六大结构

 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任务的背景下,钢铁企业应如何做?吴险峰指出,要着力优化六大结构,强化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才能做到真正的减污降碳。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巩固化解过剩产能的成果,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的相关要求。”“去产能和地条钢的打击,也是一个减污降碳的很重要的手段。吴险峰认为。61日起,《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21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594号)正式施行,对产能置换办法进行了针对性修订、完善。结合近期开展去产能回头看的情况,吴险峰建议,钢铁行业务必要按照文件要求,继续严格开展产能置换,严禁出现偷偷增加产能、去产能装置死灰复燃等与国家大政方针相违背的行为。

 “还要进行产业布局调整,这是钢铁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配合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吴险峰指出。在他看来,把一些重点区域过于集中的企业向沿海转移,把一些长流程就地压减成短流程等,就是积极配合国家环保政策进行的调整。

 优化工艺流程结构。我们国家现在的短流程比例不到10%,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次我们去考察了一个西部的省份,短流程比例达到了40%,令人意外,反而在东部一些空气污染比较重的地区,短流程占比不到10%吴险峰提出,提高电炉短流程炼钢产量比例,是解决长流程炼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碳三高特征的关键,是目前减排潜力最大的措施之一。

 优化炉料结构。炉料结构主要是指烧结矿和球团矿的比例。球团矿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比烧结矿低50%以上,应加大高炉对球团矿的使用比例,减少烧结矿使用。

 优化产业链结构。大幅减少独立烧结、独立热轧、独立焦化企业数量。

 优化能源结构。钢铁行业 2020 年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 20%(含炼焦),是除电力行业之外最大的煤炭消费行业。下一步,应通过提高能效水平、实施石灰窑和球团焙烧设备等燃煤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淘汰煤气发生炉、提升绿电使用比例等措施减少煤炭消费、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吴险峰还指出,采用氢还原等新技术,治理和取消燃煤自备电厂,推进使用副产煤气或清洁能源自备电厂,也是降低煤炭用量、实现碳减排的重要举措。

 优化运输结构。具体而言,是要提高厂外物料和产品清洁运输比例,中长途运输采用铁路或水路,中短途运输采用管廊或新能源车辆;厂内全面实施皮带、轨道、辊道运输系统建设,最大程度减少厂内汽车运输量,取消厂内物料二次倒运。

“两限、两不限、三可”

严控粗钢产量

 “从去产能到压产量,这是今年钢铁行业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吴险峰指出,去产能和压产量的关系是,产能一定要去,去产能是压产量的基础。

 一直以来,钢铁行业存在着一边压产能,一边增产量的怪现象。吴险峰强调,这次压减产量将分类施策,遵循两限、两不限、三可原则,确保优胜劣汰、减量提质,坚决不搞一刀切。简单而言,即空气质量差的地方,钢铁产量要往下减;空气质量好的地方,就不给压减任务,只要保持产量不增长就行。

 其中,两限即重点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量;限环保绩效评级差、产能利用率高的企业产量。两不限即不限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绩效评级认定为A级企业的钢铁产量;不限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产量。但不限指现有基础上不增产。三可即产量压减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统计。

 “产量压减不是做数据游戏,我们将按照三可原则来核定,到底有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压减产量任务,要求一定要落实到生产线,落实到生产设施,落实到生产的时间段,是一个刚性的任务。吴险峰解释道。

 吴险峰还透露,近期,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制订钢铁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钢铁企业应按照具体压减任务制订压减计划,不搞均摊,对落后装备、工艺实施整条线压减,也可将检修调整到秋冬季,确保完成全年压减任务。他建议。

“三严一奖”

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组织各地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整体来说,重点区域改造进度较快,非重点区域进展缓慢。吴险峰表示,根据最新调度情况,首钢、太钢、山钢日照等共 14家钢铁企业9400万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并在钢协网站公示;224家企业约5.6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成绩有之,问题亦不容忽视。吴险峰分享了近期的调研结果,指出部分钢铁企业对超低排放改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评估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评估监测走过场;部分企业采用不成熟治理技术,甚至部分企业存在伪造生产记录、做两本账、排放监测数据造假等弄虚作假和违法行为,触碰法律底线。

 “超低排放改造不能通过一味地在末端治理上打补丁的方式实现,要标本兼治,时间服从质量。吴险峰强调,超低排放是全工序、全流程、全时段的超低。钢铁企业要严格按照超低排放改造文件要求,对标先进企业,按照四真原则,即企业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他建议,企业将评估监测作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一部分、自证达标的重要依据、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做到边体检、边改造、边完善。

 具体而言,针对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部将实行三严一奖的差异化环保政策。严进即严格进入,在公示环节就严格把关。严考即成为A级企业后要一直保持,如果抽查发现存在问题,会随时拿掉。严罚即对不能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甚至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取消相关优惠政策,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评级降级处理,并向社会通报。奖优即让优秀的企业真正尝到政策红利。目前,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 5 省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钢铁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政策。

 “‘三严一奖政策旨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吴险峰指出。

 据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把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相关内容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